绍兴礼服定制在哪里-绍兴衬衫定制哪家好
绍兴外贸企业50强的企业是哪几家啊?
一、调查目的、方法和过程简述本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浙江省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现状。调查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在调查准备过程中,我们对要调查的问题进行了较为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一是反映公司基本状况的内容。包括企业规模,主要是两个数据:一是企业员工人数,二是企业的年销售数据;二是企业的从事出口业务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出口业务,占总的销售收入的比例及用不用自己的品牌;三是关于企业品牌国际化意愿的调查,包括是否有意愿,强烈情况等;四是关于品牌国际化的困难和希望政府及行业协会哪些支持的问题;五是关于品牌国际化企业已经采取的措施。根据问卷的问题需要,有些是填空式的,如反映公司情况的问题;有些是选择题,选择问题中有些是封闭的,也有一些由于无法事先预计所有问题,因此是开放式的。在选择问答的问题中,根据需要,有些问题式单选题,也有一些问题是多选题(详见附的调查表)。从调查回收的表格看,填空式问题的回答不是很理想,开放式选择题的回答价值也不大。调查具体的实施有课题组负责人宋永高和工程学院99营销(3)班李锡、戴思诗、倪石川、秦健等同学参加,调查范围包括了我省主要的五大服装生产市:宁波、温州、杭州、绍兴和嘉兴。对一些企业则进行了重点调查。如罗蒙、庄吉、步森等公司等进行了重点调查,获得了比调查表更丰富的内容。调查表在具体的填写和回收上,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市是在调查人员的指导下,当场填好并回收,或由调查人员留下表格,约定时间取表;大量的表格是通过邮局寄发(内含粘好邮票的信封),请对方公司收到后填写并返回。我们实际寄发了500封信函,因地址不祥或公司搬迁等原因退信47件,实际回收86封,总回收率只有17%。经过仔细鉴别,真正有效的问卷59件,占实际寄达邮件的11%。我们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作了归纳,我们用公司的员工人数和企业的年销售收入作为划分企业的标准,得到如下的企业分布情况:表1 浙江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调查对象的规模分布
按企业人数分 不大于100 ~500 ~1000 ~3000 大于3000 合计
企业比例 15.3% 61.0% 15.3% 3.4% 5.1% 100%
企业数 9 36 9 2 3 59
按销售收入分(万元) 不大于1000 ~5000 ~10000 ~50000 大于50000
企业比例 17.9% 60.7% 10.7% 5.4% 5.4% 100%
企业数 10 34 6 3 3 56*
*:
由于个别企业在企业职工人数栏或销售收入未填写,故总数与调查企业数略有出入。从上述分布可以看出,调查的企业分布比较合理,按两个不同指标计算的分布基本相同,少于500人或销售收入不过5000万元的中小企业近80%,大于500人或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占20%略多,基本反映了浙江服装企业的组织结构情况,其中大型企业有罗蒙、达利是我省品牌经营和非品牌经营大型企业的代表,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因此,我们认为本次调查的数据有代表性。尽管有效回收问卷的数量不多,但还是能够说明不少问题,对有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进行了整理、归纳和分析,提供出来供大家参考。二、调查数据的整理归纳说明 在对调查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发现一些项目企业未填,因此在整理过程中,我们用“不祥”一栏表示。好在这样的表格数有限。其次,在有关品牌国际化愿望方面,我们在设计表格时假设:只有从事了出口业务的企业才有品牌国际化的愿望。但从调查数据看,一些未做出口业务的企业也有品牌国际化的愿望。因此,在数据处理上我们放弃了当初的假设,接受实际调查数据显示的事实:品牌国际化不只是已经做国际贸易的企业之愿望。另外,在调查表设计之初我们还假定:只有品牌国际化的企业才需要思考“品牌国际化的难点”及相关问题。但在回收的表中,一些企业虽然无品牌国际化的愿望,但是还是作了认真填写(如一些公司填写好调查后盖上了章,或写上公司的联系电话和公司董事长的大名等)。因此,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的统计分析之解释改为:服装企业认为浙江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的难点。其他一些关于调查表数据处理的问题,在相关的具体分析中再做说明。三、调查数据的汇总和分析 (一)浙江服装企业中出口企业比例高,外向程度高 59份调查表中,有42.5%企业有出口业务,另外57.5%的企业没有。这个比例可能不能反映浙江服装企业总体的出口企业情况,但它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浙江服装企业中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比例是相当高的。在这42.5%的出口企业中,出口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从10%到100%不等(见下表2)。尽管企业数量不多,一般性分布规律意义不大。表2 浙江服装出口企业出口额的比例
出口额比例 10 20 20-30 40 50 60 70 80 90 90- 100 不详 合计
企业数比例 3.8% 7.7% 7.7% 11.5% 3.8% 7.7% 3.8% 3.8% 7.7% 11.5% 15.4% 15.4% 100%
企业数 1 2 2 3 1 2 1 1 2 3 4 4 26
但是从表中还是清晰可见,浙江服装出口企业中出口额在50%以上的企业相对比例是很高的。就调查企业而言,比例达到了50%。其中完全外销的企业数占15.4%。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浙江服装企业的外向型程度是比较高的。(二)自有品牌出口比例比较低,出口产品价格低 42.5%的出口服装企业中,用自己品牌的企业和不用自己品牌的企业分别占50%。这个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在我们开展这个调查之前,在我们观念中以为,只有大企业才会考虑品牌的国际化和自有品牌产品的出口。但这个数据显示,浙江服装出口企业中,已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开始了品牌的国际化,向国际市场力推自己的品牌。这是非常好的,说明浙江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强,品牌国际化已经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关于这一栏的数据不够,不少企业填了用自己的品牌,但具体数据却没有填。反映在表中是不详的比例很高(见表3)。当我们仔细分析品牌国际化,特别是自有品牌出口比例时,发现这个比例总体来说还是很低。从表中清楚表明自有品牌出口的企业表3 浙江服装企业自有品牌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例
比例水平 低于5% ~10% ~20% ~30% 不详 合计
占自有品牌企业的比例 8.3% 16.6% 16.6% 16.6% 41.7% 100%
企业数量 1 2 2 2 6 13
中,在出口中自有品牌最多不超过30%。换言之,即使是品牌产品出口的企业至少有70%以上的产品,仍然是以贴牌加工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据《纺织信息周刊》报道,步森公司的衬衫出口中,70%打的是自己的品牌(注:步森在调查表中此项未填写,在上述统计表中属不详),但步森的出口占公司总销售额15%。因此,综合考虑的话,我省服装出口中,90%以上的服装产品仍然是无品牌或贴牌出口。因此浙江服装企业品牌真正国际化,仍然有漫长的路要走。我国出口产品价格是比较低的。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典型服装的出口单价。由于不易统计,故未能列表。但一些数据还是很能说明问题。下面是从调查表上摘录的一些服装出口价格数据(美元与人民币都有,原表数据如此,在此为了保持原始性,照录):针织衫:4美元;衬衫:20—25元;休闲装:5美元;羊绒大衣:150美元;时装/茄克:5美元;西裤:30元;西服:1000元。这里除了西服的价格比较高(是国内著名企业的西服出口价),与国内产品的市场价相差不大,其他服装的出口价,都显得很低。(三)有到国际市场打品牌愿望的企业较多,但强力程度明显有别在59 家被调查的企业中,有一家是香港公司的子公司,品牌有香港总公司负责外,其他都是独立的公司。其中有愿望用自有品牌 表4 到国际市场打品牌愿望的企业情况
打品牌愿望 有 无 合计
非常强烈 强烈 不强烈 小计
企业数比例 13.6%20.0% 23.7%35.0% 30.5%45.0% 67.8%100% 32.2% 100%
企业数 8 14 18 40 19 59
进行出口的企业比例达到了67.8%,只有32.3%的企业没有到国际市场打品牌的想法。这是十分可喜的,说明浙江服装企业的品牌国际化意识比较强,知道品牌在国际贸易中的价值,即使是目前不做外贸的企业,也有了这样的意识(40家与26家一比较就可以明白)。与此同时,一些外销比例极高的企业(达到98%,甚至100%),却没有打品牌的愿望。这似乎很反常,但另一种解释是该公司目前的业务很让公司挣钱,因而没有觉得在出口时有打品牌的必要。在全部67.8%的企业中,希望“让愿望变成现实”的强烈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只有20%的企业表示有非常强烈的愿望,比较强烈的有35%,但很大一部分(占45%)仍然“虽然有,但不强烈”,往往还停留在想法上而已。(四)一些企业已经采取了一些品牌国际化的措施,但更多的企业还只停留在愿望上在问到企业在品牌国际化中采取了什么措施时,在问答有国际化愿望的企业中,在我们给出的备选项有聘请国外设计师、建立海外子公司、设立国际营销部(中心)和其他。在回收的表中表示有国际化愿望的企业在这个题中没有任何选项,在其他项中也是空白。对此我们的解释是:该服装企业在品牌国际化中还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措施。按照这个解释,那么在品牌国际化方面已经采取的措施有13家,表5 品牌国际化行动情况表
国际化措施 聘请国外设计师 设立海外子公司 设立国际营销部 其他 尚无措施 合计企业
采用的企业比例 10.0% 22.5% 5.0% 5.0% 67.5% —
采用的企业数 4 9 2 2 27 40
其中在国外建立子公司的最多,是浙江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最常用的方法;其次是聘请国外的设计师。这确实把握住了品牌国家化的关键。还有的企业在国外开了专卖店、参加国际性会展,及广告和促销活动。 总的来说,采取实质性品牌国际化相关措施的企业比例较少(占32.5%),更多的企业仅仅停留在愿望阶段,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品牌国际化措施,这个比例在达到了67.5%。如果与表4对照的话,我们基本可以推定,只有非常强烈和强烈愿望的企业采取了实质性的措施。(五)影响品牌国际化主要因素:人才、品牌知名度和资金 对影响我国品牌国际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们总共设计了七个备选答案(见下表6)。这是一个多选题,只要认为是影响因素就选。因此,选择的答案总数超过企业数。表6 :影响我省服装品牌国际化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 资金 设计师 品牌知名度 质量信誉 对国外市场的了解 国际营销人才 反倾销
提及率* 62.7% 25.4% 59.3% 32.2% 37.3% 55.9% 10.2%
提及数 37 15 35 19 22 33 6
* 提及率=提及数/企业总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浙江服装企业认为影响品牌国际化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公司的资金实力不足、品牌在国际上没有知名度、企业缺少国际营销的人才。这三个因素在被调查的企业中的提及率都在50%以上,而且不相上下。这个结论与国内许多专家的看法不尽一致:专家更多的认为设计是品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的另一个结果是:对国外市场的了解、质量信誉、设计师等属于第二层次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相差不大,提及率在25-35%之间。反倾销是最不重要的因素。这说明在中国加入WTO后,反倾销在国内企业看来已经不是影响品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了。这个数据也说明了我省的服装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企业规模还不够大,实力不强,资金不足。因而还没有足够的财力,到国际市场上去建立品牌的知名度。这成了浙江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最大的障碍因素。同样重要的是浙江服装企业缺乏国际市场营销人才,已成为一大影响因素,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过去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不能适应企业品牌国际化的需要,企业急需国际营销的人才。国际营销人才的不足,与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不了解密切相关。因此,国际化的营销人才是影响浙江服装企业品牌国际化的非常的重要因素。(六)品牌国际化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做些什么:融资方便、组织协调和举办国际性展会第六个方面是品牌国际化中企业希望政府和行业协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我们在表中列了三个具体的备选答案,及一个开放的选择。由于对这个问题,在调查之前不是非常清楚,因而在备选答案的设计有一定的缺陷。不过,仍然能说明一些问题,具体汇总结果如下表7。表7:浙江服装品牌国际化对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期望
期望的服务 融资 举办国际性展会 组织协调 其他:政策环境;人才;信息等
提及率* 78.0% 28.8% 42.4%. 11.9%
提及数 46 17 25 7
*提及率=提及次数÷有效问卷数(59)
此表显示,就三个备选项而言,服装企业在品牌国际化中最希望政府和行业协会做的工作是提供融资上的支持,提及率达到了78%,意味着3/4的企业有此希望。其次是进行组织和协调,最后是举办国际性会展。这两者的提及率都没有超过50%。我们对此的解释是:在品牌国际化过程中,为企业举办各种国际性会展是最没有价值的,企业更希望实实在在的支持。 在本次的调查表中,共设计了两个“其他选项”,本问题中对“其他”这个选项提及率显著的高。可以肯定,除了这三个备选答案外,企业对政府和行业协会还有更多的期待。从提及的情况看,主要有提供更多的国际市场信息、国际性营销人才和更好的政策环境等。这与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人才、对国外市场了解——有密切的对应关系。企业希望国家培养更多的国际化营销的人才和行业协会提供更多国际市场信息等,以克服品牌国际化的障碍。(七)对我国服装品牌国际化真正成功需要的时间本调查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成功的时间进度表。我们给的备选答案是:3年内、5年内、10年内和10年以上。对回收表格整理后得到如下表(表8)的数据分布。众数出现在10 表8 中国品牌国际化成功的时间预期
品牌国际化时间 不超过3年 不超过5年 不超过10年 10年以上
认同数 3 14 24 18
年内选项上。但十年以上的企业数多于5年以内。总的来说,浙江服装企业对品牌国际化真正成功的时间预期在未来的10年左右取得。四、浙江服装品牌国际化的调查的结论 对调查获得的数据的归纳、整理和社会经济统计的初步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1.浙江服装企业的外向型程度比较高,外销企业比例高,外销额的比例高。 2.浙江外销服装企业中50%有自有品牌产品的出口,但占出口额的比例较低。绝大部分(90%以上)服装仍然以贴牌或无牌方式出口。 3.表示有品牌国际化愿望的企业达到2/3,但属于强烈及以上的不到一半,有实质性举措企业更少(不到1/3)。 4.影响浙江服装品牌国际化最主要的因素是:国际营销人才、资金、品牌知名度,以及对国外市场的信息的了解。因此,他们希望政府和行业协会在融资、人才培养和信息上提供支持和帮助。 5.江服装企业认为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成功还需十年时间。
中老年服装品牌有哪些;
中老年女装品牌有,秋之歌、香曼、金科、秦美人、雅百威、福太太等。
1、秋之歌
东阳市秋之歌服饰有限公司新厂房座落于风景秀美的浙江省东阳市白云街道平川路260号,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公司自1988年创立以来,历经二十多年的风雨磨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旗下的”秋之歌”品牌已经成为全国中老年女装的知名品牌,在全国已具有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2、香曼
深圳市飞跃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营中老年女装系列产品的连锁公司。成立于2000年,其品牌“香曼”是国内经营销售的自主品牌,集典雅、时尚、文化休想系列风格为一体。产品花式新、款式好、面料精、加工细等优点备受中老年知识女性的青睐。
3、金科
中老年女装品牌金科,东阳中老年女装代表品牌,东阳市金科服饰有限公司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东阳市汉宁东路458号,金科中老年女装品牌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金科中老年女装品牌创立于1988年,金科中老年女装品牌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老年女装专业厂家。
4、琴美人
以塑造“经典生活、知性女人”为己任,祟尚欧、韩“时尚、休闲、优雅”风格主调,融合中国服装流行趋势及消费者的喜爱评估,为品牌创造出富有独立个性的品牌风格,成为时尚白领、追求个性、不断探寻新的自我的知性女性的最爱。
请问浙江绍兴市是怎么样打造城市品牌的?
虽然是绍兴人,但对自己城市的品牌战略也很难说出个一二三来,摘些资料给你,希望有所帮助,如还有不妥,争取改进
一学习绍兴经验 打造自我城市品牌
作者:[李智科]
今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由益阳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绍兴学习考察活动,通过为期一周的学习,我对绍兴的城市品牌有了一定的思考,深感学习绍兴经验对益阳的城市发展,尤其是对打造益阳城市品牌,提高益阳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绍兴的城市品牌策略
在《中国城市品牌经济状况报告》中,对绍兴有一个精彩的点评:“绍兴最大的妙处在于其城市自身就是一个品牌,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别样的水乡风情。”走进古城绍兴的人,无不被这个没有围墙的大博物馆所吸引。绍兴在营造城市品牌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策略,主要打好了三张牌:
第一张是文化牌。绍兴有经过城市岁月积淀而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以“诗、酒、士”组成的文化品格,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风情。近年,绍兴市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底蕴入手,坚持“文化名城”的打造。
首先,注重古城保护。按照“水为城之源、文为城之魂、绿为城之美、人为城之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对文化遗址、文物古迹、名人故居、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保护、整合、开发和利用。重点规划建设和整修了鲁迅故里、沈园和仓桥直街、书圣故里、八字桥等历史街区,并且对城市建筑进行富有绍兴特色的立面改造和景观建设,从而形成了“江南文化看绍兴、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的独特城市魅力。
其次,注重弘扬城市精神。他们将历史文化中的精髓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认真总结绍兴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文精神亮点,概括、提炼出“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新时期“胆剑精神”。并以此来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塑造人,使之成为代表绍兴城市人文的主流精神,切实起到了内聚力量、外树形象的作用。
再次,注重培养文化载体。他们把历史的变成现代的、把无形的变成有形的,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亮点,打造“书法之乡”、“鲁迅故里”,连续举办中国兰亭书法节和鲁迅文化艺术节,有效地扩大城市影响、树立了城市形象。
第二张是亮化牌。绍兴既是文化名城,又是经济强市。在城市建设上,绍兴人既注重文化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又注重根据组团式城市产业布局的基本框架来合理规划城市整体布局。首先,注重在点、线、面保护的基础上保护古城基本格局和传统风貌。所谓“点”,就是与名城相连的城东绍兴经济开发区和城南综合区;所谓“线”,就是水陆两线,水线采取引水治污和截流排污办法,稀释养护河道水体,保护水乡特色,陆线形成“内井外环”的路网格局;所谓“面”,就是划定保护范围,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控制新建筑物的高度,注意其体量、形式、色彩与周围环境协调,保护古城体形环境和空间景观视廊。其次,以产业布局为基本框架,形成越城组团、柯桥组团、江滨组团、镜湖新区的格局。每个组团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如越城组团是旅游商务中心、柯桥是轻纺工业中心、江滨是工业新城、镜湖新区是生态功能调节区等。
第三张是经济牌。绍兴市有纺织、印染、袜业、衬衫、珍珠、领带、绢丝服装等36个较大的特色产业区块。有相当一部分特色产业区块的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比较高的份额,形成品牌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块的形成,不仅有效地提升和优化了当地中小企业的产业层次和布局,而且极大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建设。绍兴市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发展促城市品牌,以城市品牌促经济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块状经济和产业
二绍兴怎样提升城市品牌?
--------------------------------------------------------------------------------
[2007-03-23] 绍兴网
核心提示:在《中国城市品牌经济状况报告》中,对绍兴有一个精彩的点评:“绍兴的品牌经济可圈可点,步森、咸亨、古越龙山等都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但她最大的妙处不在于此,而是其城市自身就是一个品牌,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别样的水乡风情。”而进一步提高绍兴城市知名度,加快市外资源向市区聚集力度,提高绍兴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扩大绍兴城市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将成为绍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载体。
现状 绍兴本身就是一个品牌
走进古城绍兴,犹如进入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博物馆。城市自身就是一个品牌,用这句话形容绍兴尤为贴切。
作为“名士之乡”,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绍兴又在古城建设、保护、规划上取得了骄人成绩。
绍兴人舍得在营造城市品牌上花大力气,因为品牌也是一种生产力。
现在,绍兴的城市改造、城市品牌塑造过程,不仅是政府行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者纷至沓来,也成为绍兴老百姓的民心工程。当绍兴获得“最具幸福感城市”美誉的那一刻,绍兴人的骄傲溢予言表。
一个城市如何充分展示个性和特色?在城市风格“同质化”时代,开发和运用城市文化资源已成为城市从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营造品牌城市,彰显城市魅力,以此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绍兴正走着这样一条路。
访谈 城市品牌还需清晰定位
绍兴文理学院的严家明博士说,自己当初从复旦大学毕业后,选择来绍兴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被绍兴的魅力所吸引。来绍兴好几年,研究方向也是品牌建设和管理,严博士对于绍兴城市品牌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受。
在他看来,城市品牌虽然体现的是人文、历史、经济等综合实力,但在今天可能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实力,绍兴取得的一系列“桂冠”,都和经济快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同样,城市品牌反过来又推动着绍兴经济社会的发展。
“绍兴的城市品牌建设,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走,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整理。绍兴的城市品牌到底是什么?需要一个清晰的定位。由于城市品牌建设和经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绍兴应该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强势企业和行业主导品牌,一些驰名商标、龙头企业的培育也需要更加深入,这样才能使绍兴的城市品牌发挥更大的作用。”
民俗展现城市个性色彩
市委党校一位从事城市文化研究的教师说:“城市品牌战略,是为推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在对城市的资源和潜力进行评估和挖掘的基础上,对城市形象的重塑和提升做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构想与决策。”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一个城市的风气和习俗是历经多年形成的,流传下来的风俗正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地方。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由于有不同的风气、风格和风俗习惯,才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城市格局。一个城市的风俗也正体现了城市的个性色彩。绍兴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工夫,现在的历史街区保护和居民生活对接就是个很好的典范。”
文化品位决定城市档次
市经贸委有关人员说:“城市产业和企业构成城市品牌的经济支撑,是城市品牌活力元素的重要来源。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的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地方特产能让人们把某种产品同某个城市联系起来,历时久远,口耳相传。”
“提升城市形象是一个复合系统。特有的产业品牌与文化是城市的‘名片’,进一步提升它们,才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归根到底,还是文化的品位和特质决定着城市的档次和风度。”
举措
打造城市品牌是个综合性的工程,文化、旅游、民俗、经济……都是构成城市品牌的要素。从下面一些举措中也许你能感受到,未来几年绍兴在打响城市品牌上的决心。
古城保护:启动鲁迅故里二三期建设、黄酒城内部布展、越王城建设和八字桥外围保护等。其中越王城建设将完成一期268户民居、11个单位的拆迁,完成蓬莱阁等一部分景点建设;北海桥直街沿河民居要进行保护修缮;八字桥街区完成10多万平方米的改造,拆迁、修缮、立面改造各三分之一。这些古城保护工程计划总投资3亿元左右。
旅游促销: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争创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加快市区旅游景点建设,如会稽山旅游度假区休闲中心、镜湖城市湿地公园等,鲁迅故里要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镜湖湿地公园要争取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后,每年要对外举行一两次重大宣传推介活动,开展旅游产品促销。
改善环境:今年,我市将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创建。这也是继去年11月成功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后,我市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的又一重大举措。这两项创建工作的启动,对绍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城市品位的提升,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以下是两则则打造商业品牌的资料
绍兴:城市竞争助推器—绍兴品牌现象的路径解析
--------------------------------------------------------------------------------
发布单位:省经贸委 发布日期:2006年10月25日 来源:绍兴日报
“她最大的妙处不仅在企业品牌的众多,更在于其城市自身就是一个品牌。”2005年11月6日,中国品牌经济城市颁奖会上,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如是诠释绍兴的获奖。
解析绍兴品牌现象,城市因素是绕不过去的话题。15件“中国驰名商标”、26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中国行业性标志性品牌”,绍兴品牌谱系的背后,不仅是柯桥纺织、大唐袜业、嵊州领带、诸暨珍珠、绍兴黄酒等产业集群的身影,更有那无处不显的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
“创品牌需要与城市内涵相结合,才能获得差异化带来的核心价值。在这方面,绍兴显然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中国绍兴黄酒集团董事长傅建伟说,绍兴品牌资源的充分发掘,始终在政府确立的品牌战略轨迹上运行。
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认同这种看法,“一个城市拥有多少全国品牌,不是一两家企业所能完成的,政府制订有序的规划,逐步、有计划地培育名牌企业群,其作用不可小觑。”他认为,绍兴将品牌建树上升到城市竞争力层面,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打造经济强市的重要利器,又以城市品牌文化反馈企业品牌建设的做法,显然是成功的。
跳出企业层面看,绍兴品牌现象的确突出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智慧和胆识,尤其是决策者的眼光。
在1994年,绍兴就展开了著名商标的认定工作;1997年,名牌战略开始实施,名牌产品认定制度出台;1999年,出台“质量振兴”计划;2003年以来,一年一度的名牌产品表彰大会成为市委、市政府的“例会”。政府之手强有力的助推,使全市的品牌战略实现惊人的跨越,走在了全国和全省前列。
今年6月28日,市政府品牌建设工作会议再次出台政策:每年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对品牌建设的奖励、补助和贴息,对新创品牌的奖励最高达50万元,对品牌价值,经合法评估后可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最高可达投资总额的70%。
的确,当品牌与城市“联姻”,品牌就不只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更是一座城市的发展灵魂,关乎整个城市的发展命运。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座城市赢得的品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我们不难发现,今天的绍兴,品牌的创建已经由工业领域逐步向现代服务业乃至机关的政务品牌,这样一个更加宽泛的范围拓展,使得品牌的带动作用不单单局限在经济领域。
“实际上,绍兴的品牌战略归根到底是为了提升区域竞争力。品牌只是一个载体,助推竞争力才是核心。”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绍兴人的品牌战略,已开始超越单个企业品牌,更形象直接,更具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的“区域品牌”,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6月21日,市质监局出台创建区域名牌实施方案,决定从今年开始试点,通过三年的努力,将大唐袜业、山下湖珍珠、嵊州领带等2~3个产品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名牌,将新昌轴承、上虞伞业等3~5个产品创建成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区域名牌。
“在嵊州领带城和诸暨大唐袜业两个省级专业品牌基地基础上,我市将开展绍兴市品牌基地认定工作。”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要争取建立1~2个省级品牌基地和10个左右的市级品牌基地,像柯桥的轻纺、上虞的伞业、诸暨的珍珠等都已具备充分的培育条件。
在打造产业集团品牌的举措背后,隐藏着绍兴人培育“品牌群”的雄心壮志,最新的《绍兴市“十一五”品牌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20个,中国名牌达40个,省著名商标达350个,浙江名牌达250个,绍兴名牌达500个,绍兴知名商品1000件。
“将品牌战略延伸到城市竞争力层面,对一个区域最大的促进或许在于,政府和企业都会将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整合上升为城市战略。”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冯并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哪个地区这种品牌整合战略做得好,哪个城市就能赢得发展先机。
绍兴:名城孕育新品牌(观察)
本报记者 顾春
2006年01月05日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去年底,古城浙江绍兴又添桂冠:在“2005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上,绍兴等12个地级城市获得“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称号
●目前,绍兴市共有“中国名牌”26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均占浙江省总量的1:5。此外,还有一批产品获国家级、省级著名品牌称号,品牌培育走在全国前列
城市自身就是一个品牌
在《中国城市品牌经济状况报告》中,对绍兴市有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点评:“绍兴的品牌经济可圈可点,步森、咸亨、古越龙山等都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但她最大的妙处不在于此,而是其城市自身就是一个品牌,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别样的水乡风情。”
“城市自身就是一个品牌”,道出了绍兴城市的魅力。拥有鲁迅、蔡元培、秋瑾等众多名人的绍兴城,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又在古城的建设、保护、规划上取得了骄人业绩。围绕“名人故里、碧水绕城、粉墙黛瓦、古桥连绵”的古城风貌,绍兴投入10多亿元,建设和整修了鲁迅故里、沈园、仓桥直街、书圣故里、八字桥等历史景区,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历史风貌。走进绍兴古城,犹如进入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博物馆,浓郁的文化内涵让人流连忘返。
绍兴市市长张金如说:“打造绍兴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对绍兴吸引人气至关重要。一个有活力的城市,首先应该是一个有人气的城市。”
绍兴的城市改造、城市品牌塑造过程,不仅是政府行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者纷至沓来,也成为绍兴老百姓的民心工程。去年绍兴当选为“最具幸福感城市”,这背后,折射出的是绍兴人对这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城市的骄傲。
当整个城市都如此重视和珍惜打造自身的品牌时,品牌城市的称号就呼之欲出了。
品牌战略助企业腾飞
绍兴企业2005年的品牌战略可谓大获丰收:新增中国名牌14个、驰名商标5个,一年的硕果超过往年的总和。观其创牌过程,可谓是水滴石穿、集腋成裘。
作为黄酒之乡,绍兴的“女儿红”、“古越龙山”、“会稽山”纷纷跻身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行列。黄酒界的创牌史,背后是近年来绍兴企业转换眼光走出本地、力求以创牌争取更大市场、参与国内甚至国际竞争的实力和雄心。
“古越龙山”1999年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先走一步的品牌战略决策,促成了古越龙山的快速发展。如今,古越龙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两项荣誉,被评为行业内最具成长自主品牌企业,是目前绍兴规模最大的黄酒生产企业,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董事长傅建伟介绍,在全世界拥有3500家零售商店的法国卡漠葡萄酒厂到中国选择合作伙伴,最终选定了古越龙山黄酒和茅台酒。品牌,成为进军世界竞争的敲门砖。
有古越龙山在前,绍兴的“会稽山”等曾经盘踞古城一角、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百年黄酒老企业纷纷加入创牌行列,欲打造全国知名的黄酒品牌。
绍兴企业已经主动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通过品牌经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每年全市新增品牌超过千件,90%以上的名牌产品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企业看重的是实效。优势名牌企业利用品牌扩张扩大市场份额优势明显,如洁丽雅集团获得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后,发挥品牌优势,进行低成本扩张,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毛巾生产企业。企业集体创牌,提升的是整个绍兴经济。
品牌背后的创新之路
去年年终盘点,绍兴拿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增长13.5%;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突破3200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7万元,增11%,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500元,增9.5%。
2005年,是绍兴经济发展不寻常的一年。自年初以来,受贸易摩擦、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绍兴的支柱产业纺织业受很大影响,有关绍兴经济走势的猜测一时众说纷纭。民营经济的绝对主力地位,块状经济发达等绍兴特色,都决定了新形势下,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成为绍兴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如何跨出这一步?张金如说得实在:“关键是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绍兴产业应该两手抓,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手抓高新产业培育。”
从粗放经营转向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含量、从生产中间产品为主转向终端产品、从薄利多销转向提高利润率,这一切都离不开品牌打造。对于企业,最好的效益就来自于品牌产品。一向最重视工业生产的绍兴,转变了观念,提升了对品牌的重视。采访中,从政府到企业都不断谈到“仅凭一个品牌赢利”的例子,如美国的NIKE,只有一个品牌,本土连工厂都没有,没有任何资源占有和工厂污染,就创造了大量利润。
在绍兴,品牌战略已深入人心,“品牌城市”、“品牌经济”已成为广泛共识。从绍兴市到所属县市再到各乡镇,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创牌。绍兴市对创一个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奖励50万元,所属各县市乡镇也各有50万到100万元的奖励措施。在政策配套上,绍兴编制名牌发展规划,主动帮助企业制定品牌培育发展计划,提供信息与业务咨询,并实施跟踪管理制度,建立名牌产品发展情况档案,打击侵权行为,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
2004年,绍兴的255家市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数量仅占规模以上企业的7.8%,但实现销售收入1324亿元,利润100亿元,税收57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53.1%、71.1%、74.2%。可以说,全市的工业企业经济总量的增加和效益增长主要得益于此。
2005年,绍兴又拨款5000万元,扶持企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创牌的坚实基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